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进亚洲幼教年会中外专家聚焦学前教育新发
TUhjnbcbe - 2021/2/15 21:18:00

年11月11日,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亚洲幼教年会,深度解读美国亲子音乐启蒙教育、日本0-2周岁儿童保育制度与实践、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成长等热点议题,聚焦全球视野下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RobSayer

音乐律动与婴幼儿早期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儿童早期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美国TheMusicClass创始人RobSayer先生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体验课。为了让大家领略音乐的魅力,Rob在开场带领大家演绎节选自TheMusicClass课程中的“zumba”乐段,全场气氛欢乐且热烈,每个人都像孩子一样举起沙锤,舞动歌唱。Rob认为,0-5岁是儿童早期音乐发展的关键期;学习音乐就像学习语言一样,浸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如果家长几乎不和孩子说话,孩子只能从电视、广播中学习语言,孩子的语言发展就可能出现迟缓,音乐也是一样,需要浸润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丰富的音乐词汇,在游戏、玩奏、创编等非正式的学习过程中,积累足够丰富的音乐体验。对于0-5岁的孩子而言,律动是学习音乐节奏的最直接的途径,身体的律动方法越多越自由,就越能自在地展现节奏。Rob强调,随音乐律动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式”,要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

吴敏兰

婴幼儿的第二语言与英语阅读启蒙

海峡两岸英语绘本阅读专家吴敏兰以两个孩子妈妈的身份和大家分享语言学习的心得,并精彩演绎数本绘本故事。她出生在新西兰,随父母工作变迁在世界各地迁移,求学过程不断在进行语言的转化。她曾自认为是个语言学习很慢的孩子,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现在她已经在如何帮助孩子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从一些惯常的说法切入,说明目前语言启蒙中的误区。比如0-6岁的确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但是并非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母语习得更加重要。只要你想学,任何时期都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好时期。那么当孩子第一语言还在建立的时候,如何进行第二语言的启蒙,其实和第一语言十分类似。吴敏兰给予大家四个建议:共读、回应、扩充句子、重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特质,需要尊重孩子的发展期,选择不同的阅读素材。爸妈、颜色、动物、形状、生活中的物品、幻想世界等内容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主题。吴敏兰用风趣形象的语言示范了《Hug》、《No,David!》、《Again》等绘本,全场听众深受感染,欢声一片。

何京玉

日本0-2周岁儿童保育制度与实践

随着全面二孩*策的放开,0-3岁托管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何京玉博士为大家带来《日本0-2周岁儿童保育制度与实践》的精彩讲座,深入解读了日本的保育制度、理念、方法、师资、设备、环境等。何京玉提到,日本的教育保育系统包括幼儿园、保育所、认定儿童园等不同形式,儿童保育的基本理念是与家庭紧密合作,通过保育所的环境,进行养育与教育一体化的保育;同时为儿童创设最适宜的保育环境,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确保在园儿童的最佳利益。在教育实践中强调满足需求、呵护生命;培养基本的生活习惯和态度;与人交往中建立爱心与信任;尊重差异、启迪潜能;理解家长,以专业知识支援家长育儿等。日本0-2周岁儿童保育分为0-6个月,6个月-1岁3个月,1岁3个月-2周岁等不同的阶段,根据每个儿童的成长经历、身心发展状况、具体活动制定个别化的保育计划,10个孩子有10个课程。对于0-2周岁的婴幼儿,安全感很重要,保育老师要充满爱心、与孩子及时回应和互动,努力建立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张澜

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化与教育高质量

随着消费升级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家长对于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也为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蓝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澜老师首先回顾了全球视野下学前教育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全球学前教育发展趋势、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特征以及带来的新挑战。张澜老师提出,高质量学前教育为幼儿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实现儿童的主动发展,其核心是师幼互动质量,倡导基于游戏的多领域融合的整合性教育课程,重视为幼儿创设适宜发展的环境,让有意义的学习发生。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依托于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张澜老师提出首先要让幼教工作者打开眼界,“看到好的东西”,她以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院的游学考察和面授课程为例,讲解了幼教工作者在中西高端幼教项目的学习和交流中,如何进行自我反思与提升,以及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

张爱*

以家园互动促品牌发展

孩子的成长需要园所和家庭的密切配合,然而很多幼儿园缺乏有效的家园互动方法和经验,普遍存在着不敢面对家长,缺乏有效沟通,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幼儿园园长张爱*从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出发,深度解读了不同类型家长的需求和心理,并给出了实操性的指导建议。张爱*带领园所老师把家园互动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围绕小、中、大班幼儿家长在不同时期对幼儿发展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亚洲幼教年会中外专家聚焦学前教育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