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学前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考生必
TUhjnbcbe - 2021/4/17 0:09:00

一、选择题

1.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B。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

2.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C。解析: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3.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行为目标

C。解析:幼儿园月、周计划属于近期计划。

4.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B。解析:游戏活动提倡幼儿的自主性。

5.年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试验,创办乡农学校的是()。

A.陶行矢

B.晏阳初

C.叶圣陶

D.梁漱溟

D。解析:梁漱溟创办了乡农学校。

6.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C。解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个性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

7.()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A。解析:教育目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体为特定的教育目标。

8.“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这话出自()。

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蒙台梭利

A。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观点。

二、名词解释

1.间接教学

间接教学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中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2.白板说

白板说是指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3.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4.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的教学特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都存在差异,导致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衔接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5.独立自主性原则

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三、判断题

1.某个幼儿园制定的某个月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

×。解析:幼儿园某个月的教学计划属于近期目标。

2.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解析: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段儿童实施的教育。

3.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

√。

四、解答题

1.我国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2.简述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4)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精神世界的。

(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

(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

(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五、论述题

1.教师与保育员应如何消除误会,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师与保育员一旦发现合作不顺畅时,不妨与同事好好地沟通一下,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另外,当教师与保育员发现两个人的合作不愉快而造成情绪方面的困扰时,不妨找一个正确的发泄方式,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总之,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

教师与保育员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相互之间要做好沟通工作。在某一活动环节要保育员帮忙,应在前一天与保育员商量,以便让保育员把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与教师的活动相配合。保育员如有需要教师帮忙的事,也应该提前与教师打招呼,而不是临时通知。在事后,教师与保育员要相互致谢,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保育员往往因为自身儿童观与教育观的不同而会有一些冲突。面对这一问题,教师与保育员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应该在幼儿面前出现相互指责的现象,而是要在休息的时间,相互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可一同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或是一同找有关的书籍进行研讨。我们坚决反对那种当面不讲而背后乱说的做法。

六、案例分析题

目前,我国由于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幼儿园面试自弹自唱曲目:

1.《大马告诉我》1=F2/4望安词、潘振声曲

2.《生日歌》1=F2/4韩伟词、施光南曲

3.《老师,老师我爱你》1=D3/4倪达词、王健曲

4.《小鸟小鸟你真好》1=F2/4刘同仁词、戈宗远曲

5.《小拜年》1=G3/4湖南花鼓调

6.《娃哈哈》1=F2/4新疆民歌

7.《蜗牛与*鹂鸟》1=F2/4台湾民歌

8.《小乌鸦爱妈妈》1=F2/4孙牧词、何英曲

9.《我快乐》1=C2/4张友珊词、汪玲曲

10.《小青蛙你唱吧》1=F3/8金波词、新生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前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考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