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现在开始计划开春以后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希望到了幼儿园好好提升一下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真的可以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吗?
首先一定要看孩子目前具备的能力基础怎样。
如果没有基本自理能力,不会表达需要,对情绪无法控制管理,恐怕幼儿园老师也不会收。因为每个班级都有很多孩子,大家的发展水平差不多,如厕或者穿衣吃饭都需要自己来,靠老师一个一个地照顾,老师分身无术,这不现实。
假如一个能力很差的孩子,幼儿园接收了,家长也需要警惕,孩子是不是仅仅换个看孩子的地方,仍然像家里一样,只是保育员代替了家长的职责,因为集体生活的需要,幼儿园的孩子们也需要赶时间,赶课程,如果孩子样样慢,保育员阿姨一定会帮忙的。长此以往,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是得不到锻炼,甚至很多发育问题,比如运动、语言、认知等能力落后被隐藏或者延后发现。
家长希望通过孩子去幼儿园,可以缓解自己带孩子的压力,还可以让孩子得到比家里丰富有趣的环境,有机会学点什么,总比在家里什么都做不到要好。这种愿望可以理解,趁还没去,一定要多多下功夫,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里训练,无疑是最好的,等他去了幼儿园会变得自信,乐于助人。如果自理能力很差,硬是被家长塞进幼儿园,有可能引起其他同龄小朋友的嘲笑,对游戏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孩子们都喜欢比自己强的或者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玩。
希望幼儿园解决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是责任外包,再好的老师不如妈妈的有利条件,如果妈妈不去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寄希望老师或者他人管理孩子,当初为什么生这个孩子?生而不教是一种野蛮的暴力!对生命的浪费和辜负造成的遗憾有可能毁掉一个家,一个孩子的未来。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担心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也说明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落后情况,家长首先应该接受现状,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反复问为什么不如采取积极紧凑的活动,致力于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
如果不确定孩子的发育情况,或者有充足时间带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做的可以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师。有经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会给你具体的教育方向和方案,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提升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