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迎来开学季,校园是美好的想往,有无限期待,有更加精彩的学习生活。但部分学生也会因入学产生比平时更加多的焦虑情绪。
身为老师或家长如何预防或治愈这样的情绪呢?
更多干货,继续往下看吧!
小学新生的入学焦虑成因分析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一个孩子在人生早期所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对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焦虑是小学新生较常见的情绪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负性情感,常会表现为不安、烦躁、惊慌,行为上变得退缩、过度顺从,或暴躁、恐惧上学等。
分析小学新生入学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01.离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产生的孤独感。
在幼儿园里,通常班里配有两位主班老师和一位保育员,老师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机会较多,几乎是一整天的活动都在一起;
而到了小学,往往是一个班主任和多位任课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老师们没有办法与孩子一一及时沟通,孩子在心理上有一种被老师忽略甚至冷落的感觉,加上新的同学关系还没有建立,难免产生孤独感。
02.家长的高期待高要求带来的压力感。
幼儿园的学习以激发兴趣为主,家长很少对孩子提出硬性的学习要求。
但进入小学后,家长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得好好抓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提出一系列要求:“你上课一定不能开小差”,“你的默写必须得一百分”,“你必须考出好成绩”……
孩子每天的表现成了家长情绪的“晴雨表”,家长的焦虑情绪直接感染孩子,致使孩子也产生了焦虑。
03.对小学各项规章制度产生的畏惧感。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以游戏为主开展活动、进行学习。
而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较严格的要求,坐、立、走都有明确的要求,讲究制度化、秩序化,学习内容以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为主,各项任务都会规定完成的期限,他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约束太多、不够自由、学习负担重。
入学前,孩子带着对小学的憧憬而来,却因“小学不好玩”而产生失落感和畏惧感。
用音乐咨询调适焦虑情绪的实施途径
01.接受式音乐咨询让学生与幼儿园生活连接。
接受式音乐咨询又称为聆听式音乐咨询,主要手段为音乐咨询师根据被咨询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音乐进行干预,从而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
开学之初,不用急于对学生提出小学生活的种种要求,让他们在一首优美抒情又略带伤感的歌曲《老师》中回忆从小到大教过自己的老师,努力在头脑中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样子、老师对自己的付出,以及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位老师等。
在音乐声中进行冥想,容易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回忆、思考,激发他对往事的留恋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当听到“老师啊老师,你像我兄长;老师啊老师,像老朋友一样;老师啊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时,不少学生会抑制不住对老师的思念,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样的音乐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步,学生会产生共鸣。
等到学生悲伤的情绪得以宣泄后,再让他们思考:“猜一猜,你最喜欢的老师希望你现在以怎样的态度、行动来面对学习和生活?”学生会从原来的悲伤、不舍的情绪中走出来,把深深的感激和想念化为动力。
这时候,再让学生聆听节奏欢快、轻松活泼的《上学歌》,学生的心情会因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而变得积极明亮起来。
02.再创造式音乐咨询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再创造式音乐咨询强调被咨询者的参与性,通过演唱歌曲、演奏乐器、律动表演等方式,被咨询者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将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咨询的目的。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新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可以从音乐律动开始。
通过播放一首风趣诙谐的《握手舞》,将学生带入一个欢乐的音乐世界。
指导学生在听到乐曲的主旋律时跟着节奏自由行进,每听到一个延长音便与一位伙伴握手。
整首乐曲结束,每一位学生能与十多位同伴握手问好,同学之间变得热络起来。当学生逐渐在新的集体中找到归属感,焦虑感也就随之降低了。
除了因缺少新伙伴带来的焦虑感,新生还或多或少面临家长给予的学习压力,因此产生焦虑。
家长的要求差别越大,则孩子越容易焦虑,他们常常会感到失落,认为“进了小学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自己了”。
可让学生把歌曲《爸爸妈妈听我说》用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并鼓励学生回家给父母演唱歌曲,听听父母的心里话,促进亲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
03.即兴演奏式音乐咨询建立规则感和秩序感。
即兴演奏式音乐咨询,通过让被咨询者在乐器上随心情弹奏节奏或音符达到咨询的目的,来访者不需有任何音乐基础,只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演奏即可。
学生以8~10人为一组,各自选择一样乐器进行即兴演奏,可以是事先确定主题的标题性演奏,也可以是不确定主题的无标题性演奏。
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人际关系会在即兴演奏的过程中得以展现:有的因克制收敛而表现得小心翼翼,有的因以自我为中心而表现得强势无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员会意识到音乐的杂乱无章,进而尝试改变,学习怎么改变自己、适应他人,最终达到演奏出和谐的音乐的效果。
通过即兴演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对整个班集体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团队温馨、和谐、有凝聚力,每一位成员都要把集体和他人放在心中,遵守集体公约,共同合作,奏出和谐悦耳的乐章。
总之,音乐作为调适新生入学焦虑的一种媒介,在受过专门训练的音乐咨询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干预下,能帮助学生识别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促进其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学校的生活。
专业训练需要专业的平台和老师去承接。小编为您推荐,京师博仁张刃共同打造课程-.10.1-10.6初中阶课程联报系统学习!(学过初阶可直接报中阶)。
课程大纲
音乐心理咨询师课程分为初、中级,旨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学会多种个体、团体、疗愈等音乐技能。
音乐心理咨询师实务研修班(初级)课程大纲
1、音乐心理咨询概论及评估(理论)
2、治疗功能音乐的辨别与选择(理论)
3、心理咨询的聆听、表达、沟通技术(基础技能)
4、个体(有结构)音乐冥想技术基本入门(基础技能)
5、个体音乐冥想技术体验及实践(原生家庭创伤修复方向)
6、团体音乐冥想技术(原生家庭创伤修复及人际功能方向)
7、团体奥尔夫音乐心理咨询声势技术(儿童感统矫正及青少年行为矫正方向)
8、器乐即兴演奏(鼓圈)初级技术(情绪管理及人际功能方向)
9、音乐形意律动镜像初级技术(个人成长方向)
10、音乐形意律动再创造(个人成长方向)
音乐心理咨询师实务研修班(中级)课程大纲
1、初级技术及理论回顾(理论及技术回顾)
2、团体音乐心理咨询的指导语技巧(理论)。
3、个体音乐冥想及绘画技术(原生家庭创伤修复方向)
4、歌曲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创伤修复方向)
5、团体音乐冥想及情景剧(家庭及人际成长方向)
6、乐器即兴演奏(鼓圈)中级技术(情绪管理方向)
7、音乐形意律动镜像(中级)及家庭构图(原生家庭创伤修复方向)
8、音乐律动与绘画技术(情绪管理及个人成长方向)。
9、音乐律动与标题情绪技术(情绪管理及个人成长方向)
10、音乐心理剧(音乐诗歌剧)技术(综合方向)
报名中级的学员,要求需完整地学完初级课程;
课程收获
★30人内小班化、全程体验式学习,熟练掌握音乐心理咨询技巧;
★丰富自身心理咨询技术体系;
★增强在教学或心理咨询中对音乐的掌控能力;
★提高个人及团体的音乐鉴赏能力及音乐使用能力;
★实现个人心灵成长;
★学后可申请双认证;
讲师介绍
著名音乐治疗专家张刃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硕士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心理学硕士班实践导师
主要成就:
除了擅长音乐治疗的传统技术,还在音乐治疗西方学术及临床体系基础之上,自创了音乐形意律动疗法、音乐诗歌剧疗法等新的音乐治疗临床心理治疗技术。
作为大型多媒体音乐心理剧《瘾型人》的著名作曲,还是小说《病蚌成珠》以及大型话剧《黑夜及点灯人》故事的人物原型;也是大型社会纪录片《社会时代》、系列记录宣传片《为你而歌》专门报道的著名心理专家,曾获得北京市“年度首都最美社工”奖()、“年度中国优秀社工人物”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殊荣。
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接手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临床个案及团体咨询案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凭借多年经验,在《人民音乐》、《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及书刊发表过多篇临床学术研究论文和论著。著有《音乐治疗》学术专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刃《音乐治疗》学术专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如果你需要一种超越年龄和语言的工具,需要一种技术更有益于儿童青少年。
那就快来占位置吧!30人精品小班制,先到先得哦!
快快联系我们哦~
长按扫码填写信息,备注:音乐您也可以(同电话)或在评论区留言,发送“姓名+电话+音乐”。据说好看的人都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