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十堰市实验幼儿园乔璐
在抗战时期,曾有一个特殊的儿童保育会,它就是年3月10日成立的战时儿童保育会。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保育教养了近3万名儿童。其中延安保育院“马背摇篮”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更是让人感慨万千。年,曾志和丈夫陶铸前往沦陷区打游击,4岁的女儿陶斯亮只好被送往“延安保育院”。年内战爆发后,延安环境不再安定,保育院需要外迁至华北解放区。为了保证孩子们顺利转移,保育员们将孩子们的木床捆在了马背上。这是一条长长的骡马队伍,也是孩子们的“马背摇篮”。保育员们随着队伍跑前跑后的来回查看,看看木床里的孩子们被子有没有盖好,是不是被蒙住了口鼻......就这样,亮亮和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名孩子挥别了延安,向太行山解放区转移。为了躲避战火,他们只能选择在夜里行*。翻越雪山时,保育员将孩子们裹在棉被里,背在背上,连续翻过18个山峰。坎坷的山路、纷飞的战火、恶劣的天气、敌人的追兵,困难可想而知。队伍一路穿越封锁线,东渡*河、夜渡汾河、爬越绵山,跋山涉水了3个月,终于在年2月全体抵达太行解放区。此时,亮亮的爸爸妈妈所在的东北民主联*,已经在该地区取得了主导地位,开始战略反攻,晋冀鲁豫中央局通知保育院,将包括亮亮在内的37名东北干部的子女,送往哈尔滨与父母团聚。同年8月,亮亮再次随队出发,在河北境内迂回躲避袭击,最后抵达阜平晋冀鲁豫中央局。然后,在中央的安排下又沿津浦路,悄悄抵达胶东,最后从大连乘邮轮借道朝鲜,抵达丹东。正在辽吉前线的曾志,听到女儿抵达吉林的消息,顿时惊呆了!一个不满6岁的孩子,在战火纷飞中,在那小小的马背摇篮中,历时两年多,辗转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找寻父母。这简直就是奇迹!摇篮,不仅是孕育生命的承载,也是个孩子历经2年10个月,日日夜夜在马背上的远征;是“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那种坚定,更是护送革命种子全部平安抵达的神圣使命!“马背摇篮”这种甘于奉献、勇于牺牲、崇高博大的红色基因,更应在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身上代代相传,让我们一起秉承着这种“马背”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资料来源:十堰市实验幼儿园)
终审:汪建*
责编:陈宣霖
来源:区*史学习教育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