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阅读就这么简单
近年来,红色主题的儿童文学创作呈现火热的态势。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使命和责任。日前,浙江文艺出版社就推出了人气童书作家海小枪枪的最新红色题材儿童文学作品——“烽火少年”系列(包括《我的小小团》《童年的远山》《灰月亮,白月亮》三册)。作品讲述了发生在一群抗日儿童团成员身上的故事,以儿童的视角,描绘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抗日儿童剧团、战地服务团、保育院的童年故事以及战争对孩子们成长的影响。
儿童文学作家海小枪枪,已出版“长征·我是红小*”系列、“田小七来啦”系列、“海啦啦太空西游记”系列、“大侦探海啦啦”系列、“少年飞虎队”系列、“海小枪枪的作文课”系列。海小枪枪的“烽火少年”系列是继今年4月出版的“长征·我是红小*”系列后,与浙江文艺出版社联手创作和出版的第二套红色主题童书,也是融合儿童文学创作与红色文化教育的第二次积极尝试。本书作者海小枪枪主创俞龙飞介绍,该书的创作初衷,是想从少年的视角出发,将儿童文学创作与红色文化教育相融合,以兼具文学性和感染力的文字,再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让当代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铭记这一段红色历史,懂得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并对奋勇抗争、不惜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心怀感恩。
海小枪枪擅长将引人入胜的生动故事与深刻严肃的成长道理相结合。因为是写给孩子们的红色抗日题材小说,所以“烽火少年”系列在保证作品历史正确性与严肃性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充分满足小读者的阅读兴趣。
“烽火少年”系列作品通过儿童小说的体裁形式,从少年的视角出发,将儿童文学创作与红色文化教育完美融合,以极具文学性和感染力的文字,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展现了生活在战火纷飞年代的孩子们的真实形象,弘扬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抗战精神。这份精神将以其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着当代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铭记这一段红色历史,懂得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并对奋勇抗争、不惜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心怀感恩,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精神支柱,时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著名小说家、编剧海飞表示,这套“烽火少年”系列,分别以三个不同少年的经历,展现了在战乱年代里,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望,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向往。他们在苦难中成长,在困境中前行,在烽火中淬炼出来的责任担当,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烽火少年”系列共有三册,分别是《我的小小团》《童年的远山》《灰月亮,白月亮》。其中,《我的小小团》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个名叫稻穗的诸暨小男孩儿,孤身前往上海投亲,后被招进了恩派亚收容所的孩子剧团。稻穗在孩子剧团里学艺,也教人唱戏。他跟随孩子剧团走街串巷,去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后来,为了避开日寇的扫荡,他们历经磨难迁去湖北武汉,每天出墙报、演街头剧,将抗日救亡思想传递到沿途的每个角落,让星星之火掀起燎原之势。第二部《童年的远山》讲述的是发生在浙江宁波和衢州地区的战地服务团的故事。男孩赵小乐本是地主的儿子,有一天,他意外被日寇劫走,幸好被四明山游击队救下。在与游击队员们相处的日子里,赵小乐逐渐被游击队战士们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和革命的自豪感所吸引。后来,赵小乐和小伙伴们组成了战地服务团,为游击队战士们编戏、演出,甚至帮助护理伤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懂得了战地服务团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特殊而重大的作用。而《灰月亮,白月亮》讲述的则是发生在儿童保育院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丽水地区,在肆虐的战争炮火下,大量的儿童失去亲人的庇护,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饱受饥寒压迫和身心重创,月亮就是其中之一。在父母双双离世之后,月亮被在浙江第一儿童保育院做保育员的姐姐接过去一起生活,但亲人离去的悲伤和失去家园的痛苦令月亮变得郁郁寡欢。在姐姐细心的照顾和保育院小伙伴的关心和爱护下,月亮渐渐找回了昔日的自己。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人残忍地在丽水实施了细菌战,一时之间,鼠疫横行。保育院的孩子们能逃过肆虐的鼠疫吗?云和县会成为安全的庇护地吗?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对于这套“烽火少年”系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品成赞赏有加,他说:“该丛书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文学创作进行了全新的探索,这种基于史实的文学写作,必将助力孩子们的精神建构和人格塑造,从而反思自身的责任,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所系。”著名出版人、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也认为,进入新时代,“烽火少年”系列及时回应时代之声,以有温度、有质地的抗日战争题材儿童小说,力塑民族未来补精神之钙,为建*百年献礼。的确如此。比如在《灰月亮,白月亮》的末尾就有这样的文字:“很多年以后,月亮还记得云和保育院的茅草屋是在晚上修葺搭建的,如水的月光落满了茅草屋,阿秋哥在月光下吹响了口琴,所有人站列成排,自觉地唱响了《保育院之歌》,歌声悠长。她还记得,那个时候,风筝爷爷煮好的白糖水,格外地甜。在平阳县保育院的大门前,月季把一块崭新的写有‘浙江第一儿童保育院’的名牌缓缓地挂在了正中央的位置。此时,月亮发现,大家的脑袋上已经长出了簇新的头发,而春天就站在不远处,杜鹃花‘吱吱呀呀’的开花声,再次响了起来……”
儿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以优美而精粹的语言构建的故事情节,成为孩子们接触世界的渠道。《灰月亮,白月亮》中就有:“孩子们蹦蹦跳跳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他们露出的一个个的笑容,比南山的每一朵花都要美好。月亮一个人站在一块石头上,春天和煦的轻风吹拂着她的脸颊,这令她觉得,碧湖镇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有南山,有晚风,有瓯江,还有姐姐月季。月亮又听见阿秋哥在吹口琴了,阿秋哥似乎很喜欢吹口琴。她转过身去,朝阿秋哥看了一眼,姐姐月季正安静地站在阿秋哥的身边,口琴声在春风里散开,洒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也酒在了南山的每一株花草上。”用纯真与善良写就的儿童文学作品,向孩子们传递人性的美好,让他们能够永远保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正如第十五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缪欣锦所言:“能改变人的东西很多,一本好书也是,‘烽火少年’系列描绘了我们忘不了的战火硝烟,也向我们传递着爱、坚强和温暖。”
(读者报全媒体记者何建)
END
扫码订报
走过千山万水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读者报》
邮发代码:61—98
订阅方式
1.拔打或到当地邮*所订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