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幼小联合在行动,双向衔接齐助力福建省儿童
TUhjnbcbe - 2022/7/13 16:32:00

幼小联合在行动

双向衔接齐助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的衔接,进一步树立科学导向,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我院与福州市鼓楼区实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全力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聚焦现场同频共振

鼓楼实验小学语文、数学两位老师将一年级上册的《比尾巴》和《认识图形》两个内容做了调整,带到了我们幼儿园。

福州市鼓楼区实验小学蔡燕华老师

《比尾巴》是一首问答形式的儿歌,蔡老师创设动物比赛的情境,请小朋友们当好小裁判参与到动物们的比赛中。游戏化的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NEWS

福州市鼓楼区实验小学蔡盈老师

《图形王国的旅行》活动中,蔡老师创设了去图形王国旅行的情境,引导幼儿在操作体验中发现所使用图形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并分享交流圆柱、长方体、球不同摆放的方式与作品的关系。

教研在线共研共促

观摩活动后,教师们围绕主题“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谈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模式相融合的策略”开展研讨。结合今天的活动课例和平时的教学经验,大家对于双向融合,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蔡燕华老师从撒下幸福的种子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其中“五心”(专心、耐心、细心、虚心、用心)倾听的分享让老师们很有感触。

蔡盈老师从数学学科的角度谈听、说、读、写等学习能力的准备。特别是提到做好科学的衔接要聚焦各自学段的特点,让幼儿做符合他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事,让我们很有共鸣。

我院教师的思考:

陈董伊静老师:两节活动生动有趣又科学严谨,渗透着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对于幼儿倾听、表达、阅读等能力的要求。两位教师语言简洁、语速适中,让幼儿更好地倾听。幼儿在活动中情绪愉快、态度积极,也乐于大胆地表达。目前我们班每天开展的自主“晨间签到”、值日生播报与记录都是前书写的准备内容。

*晶老师:《比尾巴》活动中,教师注重孩子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朗读,助力孩子掌握规范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精彩纷呈,宛如好朋友在真情对话。对于蔡老师提出来的“五心”倾听,受益匪浅。关于倾听习惯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幼儿园阶段,在小、中班阶段就要引导幼儿有意识倾听、辨析性倾听和理解性倾听。

林静老师:两个活动都提到认真倾听、完整表达,但是侧重点不同。小学语文学科注重从模仿表达到创造性表达,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完整地表达并创新拓展;小学数学学科注重思考和有逻辑性地表达,孩子们要抓取教师或同伴话语中的关键信息来表达。

吴杰甜老师:结合班级开展的小汽车主题,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汽车赛道”,孩子们根据箭头(书写方向)的指示将玩具车在数字“1”到“5”的大赛道上行驶,潜移默化积累孩子前书写的经验

赖玉薇老师:这次的联合教研增进了我们与小学老师的联系。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是幼儿发展语言的基础。在日常师幼互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更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能力。

吴凌云老师:幼小衔接不是互相迎合,更多是彼此了解。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要注重亲子阅读的指导。在小班新生入园的家长会上就要引导家长重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郑晞老师:通过联合教研,我看到幼小衔接更加接地气,双方在教学模式、课程安排、培养目标等实际操作方面找到了契合的衔接点;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做好自己”;其次可对园本课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特别是要有效落实前阅读、前书写方面的培养。

林宇琳副院长小结:本次联合教研增进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彼此了解,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双方面对面交流碰撞教育智慧提供了难得机会;我们要坚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始终秉持基于儿童视角、在游戏和生活中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在“听、说、读、写”方面注重兴趣激发、习惯培养和循序渐进,科学有效地将幼小衔接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持之以恒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我院教师与鼓楼区实验小学教师将继续立足实际,拓宽方式方法,共同携手,深入研究,互研共建,着力破解幼小衔接难点问题;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

精彩推荐

●我是小小地震安全官

●赴一场未来的约会

●送法到家让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系福建省儿童保育院原创稿件,版权归我院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jerkinchen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小联合在行动,双向衔接齐助力福建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