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从大约半岁开始,孩子们就可以用眼睛和手协调地坐着和移动。在视觉的参与下,儿童在玩手的时候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物体的各种特征。从半岁到一岁,孩子不仅学会了用一只手抓住和玩物体,而且逐渐学会了同时用两只手抓住和玩两个物体,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两个物体之间更多的关系。孩子从知道单个物体过渡到知道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儿童动作的发展对他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发展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仰卧时,孩子只能看到上方有限的地方,比如天花板的一部分,这往往是房间里最单调乏味的部分。一旦能翻身,要么仰卧,要么躺下,学会抬头。这时,孩子不仅能看到上半部分,还能看到下半部分和前半部分,从而大大拓展了视野,增加了能看到的东西的数量。孩子能站起来后,就可以环视房间,照顾房间各个角落的物品,站在床上,透过门窗眺望室外的风景,仰望蓝天。就你能看到的,你能看到窗外的花、树和行人,就像天空中的飞机和云一样。视野越宽越远,看得见的东西就越多,而“看得多”就容易“知道得多”。
第二,帮助孩子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任何事物的特征都是多种多样的。以一个物体为例,它必须具有尺寸、形状、重量、宽度、长度、厚度、冷热、颜色、硬度、光滑度、粗糙度等各种属性。在眼睛的配合下,手的抓握动作可以帮助孩子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特征。当孩子不能坐起来玩耍,眼睛和手不能同步移动时,他们就不能触摸到所看到的东西,所以他们可能只看到它的大小、形状、宽度、长度、厚度和颜色,而不知道它的重量、冷热、硬度、光滑度和粗糙度。反之,如果手碰到了什么东西,眼睛却看不见,结果正好相反。
总之,重视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家长和所有学前、幼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了及时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除了营养、医疗等条件外,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运动可以减少疾病,增强体质。据某养老院统计,运动前小班发生率为15.83%,运动后小班发生率降至1.6%。有了强健的体魄,动作的发展更容易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