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建立保育院解后顾之忧
TUhjnbcbe - 2022/9/2 8:23:00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华东保育院纪念碑碑文

随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中共中央发出了“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解放*各路纵队和地方干部纷纷整装准备南下。但是行*打仗和开辟新解放区不能带着孩子,南下部队和地方干部的孩子,还有一些烈士的孩子,必须尽快落实安置。在此背景下,华东保育院应运而生。

安置革命队伍孩子就近选址大官营村

年4月,华东局批准成立华东第一保育院,归华东局办公厅领导。华东保育院实行战时供给制,孩子按战士标准供给,经费由华东局财办拨付。

华东保育院院址设在弥河镇大官营村(今青州市弥河镇大关营村)。选在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青州附近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都已解放,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环境比较安全稳定;二是大官营村距离华东局机关所在地闵家庄只有1公里,离青州城也不过10公里左右,既方便华东局就近领导,也便于将来南下搬迁时去青州火车站坐火车。

华东局任命李静一担任华东保育院院长,邓六金任*治协理员。李静一是华东局秘书长魏文伯夫人,新四*女干部。邓六金是华东局财委书记兼财办主任曾山的夫人,是红一方面*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干部之一。她们长期以来都深切感到革命队伍的孩子是革命者难以释怀的心结。很多小孩出生后,由于父母去前方行*作战,只好送到老乡或亲戚家托人照顾。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下,有的孩子病死了,有的孩子丢失了,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为了解决革命队伍的后顾之忧,她们勇挑重担,主动承担起了建立保育院的工作。

根据华东局制定的“保证工作,一切从简”的办院方针,华东保育院克服战争环境物质条件的艰苦和困难,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筹办工作。保育院场地利用了大官营村没收来的地主大院。保教人员挑选了*治、文化、身体素质好的女同志担任。院部下设教育、保育、总务三股(后改为科)和医务室。职工教育方面建立了机关学校。根据业务归口原则,对科室人员及其职责进行了分工,做到了职责清楚,各司其职。华东保育院还制定了教育、保育到卫生、保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安排就绪。

年6月,华东保育院开始接收首批62名孩子,按照年龄分成了小学部、幼稚大班、幼稚小班。

全力保障儿童健康骑马赶到济南买药

华东保育院采取了保育教育合一的教养法,确立的教育方针是:实验新民主主义的儿童教育,培养集体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文化,锻炼体格,培养服务精神,奠定参加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思想基础。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儿童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他们尊师敬长、团结友爱、艰苦奋斗、克己为公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各种健康的文体兴趣爱好。

保育院创办之初,由于大批粮食支援前线,后方粮食紧缺,上级配给保育院的只有白薯粉。院长李静一和协理员邓六金到华东局、华东*区和地方*府四处求援。在她们的努力下,各方面向保育院支援了白面、大米、猪肉,华东局还向保育院拨了5头奶牛、4只奶羊,给孩子们增加营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孩子们脸红了,个子长高了,不像原来那么瘦弱了。

保育院的儿童寝室从教堂孤儿院借用小铁床50张,后又自做木床70张。洗脸室借用大官营老乡的门板搭置长桌,放置脸盆。小学班两个孩子一张课桌,幼稚班每个孩子有小木凳一个。同时制作了滑梯、跷跷板、秋千等儿童活动设施。

为保证儿童健康,保育院制订了日常生活卫生制度:餐具顿顿消*;饭前、饭后洗手抹嘴;毛巾、手帕洗净煮过;被子一月一洗,床单、枕巾一月两洗,棉垫一月一晒;热天每日洗澡洗头换衣服,冷天每晚洗屁股、洗脚;每周换洗内外衣两次、洗头一次,每周剪指甲一次,20天理发一次;按季节注射预防针。

年初,叶圣陶参观华东保育院后在日记中写道:“儿童自不足两岁至四五岁,凡八十五人,皆工作人员之子女,父母俱出外任事者。一切皆由公家供给,幼儿每二人共一保姆,较大者则四人共一保姆。每日并点心进食五次,吾人到时方第二次进食,食品为馒头与小米粥。观儿童脸色多红润而肥胖,惟衣服不甚清洁。然庭中方曝晒被褥多条,卧榻之上被褥亦整洁。卧榻为木板,以大砖支之。每榻睡二儿。儿童较大,则送入保育小学。此虽一鳞一爪,已可概见。夫妇二人从事工作,子女不复需照顾,而托儿所之照顾颇不坏,其能专心于工作可知矣。”

保育院在大官营期间,共发生过3次流行性传染病,生病儿童87人,全部康复。有一次,一个班的孩子全得了麻疹,在阿姨的精心护理下很快陆续痊愈,只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并发肺炎,高烧昏迷,非常危急。邓六金带着医务员丛树贞骑马跑了一百五十多公里路赶到刚解放的济南市,买到了当时奇缺的青霉素,又连夜返回保育院给小孩注射,使孩子转危为安。

历时半月搬到上海革命摇篮薪火相传

年3月,华东局、华东*区离开青州南下,大官营村附近的驻*少了。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华东保育院搬到了城里的天主教堂,吃饭、睡觉、上课、活动仍然正常开展。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华东局直属机关开始南下,保育院也接到了南迁命令。

经过研究核对,最后确定迁往上海的孩子85人(部分孩子随家长留在山东),工作人员37人。另有三头奶牛,全院人员的被褥、衣服、生活用品等行李包裹三百多件,随人带到上海。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济南铁路局专门调拨了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客车厢和一个货车厢。历经半个月时间,华东保育院师生经济南、浦口、南京安全抵达上海。

年,华东保育院更名为华东局直属机关保育院,仍简称华东保育院。年9月,华东保育院移交上海市委管理,年改名为上海市委机关保育院。年,幼儿园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接收,正式更名为上海市市立幼儿园。

华东保育院从年6月开办到年6月南迁,共接收1岁至10岁的孩子人。这其中有刘瑞龙之女刘延东、陈毅之子陈昊苏、曾山子女曾庆淮和曾海生,粟裕之子粟戎生,谭震林之子谭冬生,罗炳辉之子罗新安,舒同之子舒关关等。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近年来都曾回到青州故地重游,寻访承载着成长记忆的华东保育院。

年,在青州市大关营村华东保育院旧址建立了纪念室,陈列历史图片等。年,华东保育院旧址被青州市委、市*府列为青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重修,树立了一座标志碑。在石碑东侧,还有一口井,井台石上当年人们提水磨出的印痕还清晰可见。年,弥河镇*委*府在大关营村原址复建了华东保育院*性教育馆,战争年代抚育革命后代的红色摇篮通过进一步修缮和改造,在新时期绽放出了新的光辉,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立保育院解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