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生学习体系。早在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并把“体”放在了首位,幼儿时期的运动发展水平关系到成年以后运动发展水平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幼儿阶段的“体”育工作是首位的,也是重点的。因为幼儿阶段是体质和心理发展的奠基期,没有“体”的发展,“德、智、美”就没有完善的可能。但是目前幼儿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幼儿体育活动概念混乱,内容体系缺乏科学性。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儿童体育活动内容体系。
1幼儿体育活动在身心发展及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1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等发展规律。但由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以幼儿的动作发展为例,首先得到发展的是大骨骼与大肌肉,而后才是小骨骼与小肌肉的发展与协调,因此,在骨骼与肌肉的协调发展中幼儿经历着各阶段的既定运动发育过程并呈现一种不变的顺序。即幼儿的动作发育依照着自上而下发展,先能抬头、抬胸、翻身,然后会坐,再以后才能完成直立、独走等大肌肉动作;离驱干近的大肌肉动作先发育,待掌握肢体远端的小肌肉活动,然后才有可能出现写字、绘画、用手取物等小肌肉的精细动作,眼手协调能力也逐步趋于完善。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因此,体育活动内容安排应符合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幼儿可以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感知世界和探索外界环境,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可以为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1.2体育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新中国3次幼儿园教育改革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分别以年的《幼儿园暂行教学刚要》、年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年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发展指南》)为标志。它们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幼儿的身体始终排在第一位。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上来看,学前期幼儿正处在生命刚刚起步的阶段,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乃是此时期的首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体育活动具有多重育人功能,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各种技能及身体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增进幼儿们的交流,促进社会性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指出:“体育应该首先作为最初的教育”。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从儿童游戏(包括体育游戏)的相关研究及著作中,可以看出,幼儿体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丨体育学刊,作者简介:庄弼,男,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更多幼儿体育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