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淀·故事第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二十三
六一幼儿院
这里有孩子灿烂的笑脸、老师温暖的双手、童年的无忧无虑;这里流淌着来自延安的血液;在这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灰砖砌成的围墙和拱门
充满复古风格,
铁门隔开一个
花园一样的小世界。
在六一幼儿院的牌子背面,
是“第二保育院”
五个金色大字。
围墙内侧开着
窑洞形状的门,
剪纸窗花状的墙饰,
还有充满红色风格的雕塑,
使这个地方看起来格外不同。
“这里是按延安特色
重新修建的。”
常娜老师笑着说,
并细细地为我们讲述
她在这里的故事。
小“孩子王”→大“孩子王”
常娜
“其实现在想想,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带着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教他们唱歌跳舞。”多年的幼儿院工作,使常老师身上自然散发出一种特有的亲和力。“以前不觉得,现在想想,可能幼儿教育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小时候的梦想吧。”
常娜八岁开始学习钢琴,初中毕业时,她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小演奏家了。后来凭借这份特长顺利考入北京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青年*治学院少儿思想教育专业。大学毕业时,常娜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其它职业,而她却毅然选择了幼儿教育这份工作,追问根由,她只说了一句话:“打心眼儿里喜欢。”
幼儿教师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六一幼儿院分为寄宿班和非寄宿班。不寄宿的孩子,七点半来,五点走;寄宿的孩子,周一早上来,周三晚上回,周四早上来,周五晚上回,老师们的工作时间在这基础上自然拉长。
尽管幼儿院规定的工作时长是每天八小时,但对大部分幼儿教师来说,八小时只是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孩子在的时候,我们要不错眼的看着,他们不在的时候,我们才能维护班级环境,上传孩子们的照片,完成其他行*工作。”
带寄宿班的时候,常娜老师往往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回家以后累的只想睡觉。就连睡觉前都免不了想想还需策划些什么新奇有趣的活动,“很多时候虽然不在工作,但也在想着工作的事,六一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愿意为自己的事业奉献。”
面对自己热爱的事,人总是能生出无限动力,常娜老师也是如此。从年参加工作开始,她获得的奖项已经不胜枚举。
年9月,论文《小班歌唱教学研究》荣获北京市第五届“智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年3月,作品《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培训》荣获中国幼儿教师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一等奖;
年11月,论文《以打击乐为载体培养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研究》荣获北京市中小学第十届《京美杯》征文二等奖;
年—年,海淀区骨干教师
年,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年,北京市海淀区骨干教师说课评比特等奖
年,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演讲朗诵比赛三等奖
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先锋
常娜老师的女儿今年八岁,以前也在六一幼儿院上学。当时,孩子在校内见了妈妈也不可以喊,只能叫“老师”,怕其他小朋友会想妈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了其他孩子就顾不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女儿在六一也是寄宿班。她寄宿了,我才能好好照顾别的孩子。”
“我学穿衣和穿袜,
我学唱歌和画画”
在常娜老师的眼里,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小世界和独一无二的想法。在她看来,做一名幼儿园老师,应该从幼儿视角出发,感悟幼儿的心灵世界,而不是高高在上,去操纵某个孩子。
在平时的授课中,如果有孩子提出新的想法,她都会接纳并尊重孩子,肯定孩子的建议,并且和他们一起尝试。
而小朋友不开心有情绪的时候,她也从不急躁,而是先包容他们的情绪,再引导他们聊聊自己不开心的原因,她相信“孩子的情绪一定是有来由的”。每个小朋友在入院签到的时候都可以画下自己的心情,常娜老师也常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