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上海建设首批保育带头人工作室托育一
TUhjnbcbe - 2023/2/15 11:31:00
中西医治疗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503/6210195.html

一、建设首批“上海市保育带头人工作室”申报工作的通知

托优宝说: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型、发展型的保育技能人才,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技术培训、行动研究及指导功能的保育人才培养基地。

本轮建设周期为两年(年8月—年8月),1个工作室设在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的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各区可自愿申报工作室,每区限报1-2个。非教育系统办园可单独申报。

开展工作室建设。每个工作室需配备1-2名优秀保育带头人(可由保育师、育婴员或保健员担任),每名带头人面向全市遴选专业相同或相近学员不少于6名。

孵化保育人才。工作室要开发保育人员培训课程及资源,承担保育人员队伍培训任务,参与上海开放大学“幼有善育”托育从业人员队伍培训项目,每年授课不少于40课时。

开展保育工作研究。积极探索保育工作规律,深入开展保育工作实操研究。由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牵头,在市级层面建立专家顾问团,负责联系每个工作室,帮助工作室确立1至2个专项研究课题,以“‘教养医’结合的一日生活”为主要内容,聚焦实践、解决问题,定期开展业务指导、专家咨询、专题讲座、经验总结等工作,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来源:上海市人民*府)

二、达州市印发《达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托优宝说:年度财*预算,养老发展资金每年万元、托育发展资金每年万元,专项用于“一老一小”事业发展。

到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每千人口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全市养老托育事业发展和养老托育体系建设整体水平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构建符合达州实际、制度完善、覆盖城乡、区域平衡、协调发展的养老托育事业发展和养老托育体系建设新格局。支持养老托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好,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显著提升。

年全市至少建成2个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成1个市级公办托育指导中心,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年、年、年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分别达到1万个、1.5万个、2.4万个,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照护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加大财税*策支持。各县(市、区)要按照养老发展资金每年万元、托育发展资金每年万元的标准纳入年度财*预算予以保障,专项用于“一老一小”事业发展。养老托育机构符合现行*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小微企业等财税优惠*策。

按照《关于养老、托育、家*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策的公告》(财*部公告年第76号)规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给予税费优惠扶持*策。养老托育设施(机构)的电、水、气和有线电视,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出台我市托育营运奖补*策,对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由市级财*按照3万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参照幼儿园补贴标准,由同级财*按实际托位数予以补贴普惠性托育机构。(来源:达州市人民*府)

三、河南郑州郑东新区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托优宝说:支持公办机构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普惠托位要向社会开放提供,对通过备案的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实行居民价格。

到年,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策体系基本健全,每个社区均建有不少于20个托位规模的托育服务机构,且辖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6个。全区普惠托位数占比不低于90%。

支持公办机构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各级*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单独或联合在工作场所或附近支持开办普惠性的托育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率先增设托班,推进幼托一体化,逐步引导更多的普惠幼儿园举办托班。支持工业(产业)园区、用人单位等利用自有土地或设施新建、改扩建托育服务设施。

普惠托位要向社会开放提供。各类托育机构托位设置规模原则上不超过人,根据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元化照护服务。

对依托社区开办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普惠型“社区托育点”,采取定额补助方式,对没有享受上级建设补贴的,按照每个规划托位补助1万元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公办机构用自有资金和场地开办普惠托育的,对没有享受上级建设补贴的,按建设总投资60%比例进行补助,以上两类建设补贴不重复享受。

对通过备案的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实行居民价格;符合条件的,按照国家对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社区家庭服务业有关增值税优惠*策免征增值税;提供社区托育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来源: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四、天津市印发《天津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支持普惠托育项目建设,扩大普惠性托位供给。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或就近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实施父母育儿假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三周岁以下期间,用人单位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10日的育儿假。加强母乳喂养宣传教育、服务供给和*策制度建立,推动机场、主要火车站(包括高铁站)、商场、医院、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和女职工比较多的用人单位配置母婴设施,为婴幼儿照护、哺乳提供便利条件。(来源: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印发《哈尔滨市儿童发展规划(—年)》

托优宝说:《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儿童事业,完善法规*策体系,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儿童健康和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完善惠及儿童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加强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儿童保健服务质量。扎实开展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推进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及孤独症等五类残疾为重点的0至6岁儿童残疾筛查,完善筛查、诊断、康复、救助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提高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的常见病预防保健能力,按标准配备校医、幼儿园及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和必要保健设备。加强对孤儿、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的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机制,开展涵盖良好健康、充足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安全保障等多维度的儿童早期发展综合服务。加强对家庭和托育机构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推广入户家访指导等适合农村边远地区儿童、困境儿童的早期发展服务模式。

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加强0至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推动建立儿童视力电子档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指导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纠正不良读写姿势。保障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室内采光、照明、课桌椅、黑板等达到规定标准。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并引导儿童科学用眼护眼。教育儿童按需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确保儿童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不少于1小时。

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强化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抽检监测及不合格食品处罚力度。落实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消除儿童集体用餐各环节食品安全隐患,加强校内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严肃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策引导,综合运用土地、住房、财*、金融、人才等支持*策,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推动建设一批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制定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

加强托育服务机构整体布局,逐步建成公办民办并举、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鼓励托育机构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照护服务。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依法逐步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制定完善托育服务的标准规范,加强综合监管,推动托育服务规范健康发展。(来源:哈尔滨市人民*府)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建设首批保育带头人工作室托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