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马背摇篮的沧桑巨变
TUhjnbcbe - 2023/2/17 11:15:00
北京根治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鲁特/摄

位于玉泉山下、昆明湖畔的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前身为成立于年6月1日的延安第二保育院,在迄今76年的岁月里,走过了从革命时期的红色“马背摇篮”到现代化幼教基地、儿童乐园的沧桑巨变,在中国乃至世界保教史上留下了一笔特殊的财富。

迈入六一幼儿院的大门,就像是穿越了时空,一段大约二十米高矮不一的石墙,围出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有“马背摇篮”的雕像。远处是玉峰塔,层林掩翠。墙上几孔窑洞,洞门斑斑驳驳,广场右侧的墙上有一排极具陕北民风的红剪纸,这些都在讲述着延安时期的那段难忘的艰苦岁月。

筹建延安第二保育院

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延安大批干部急需奔赴前线进行战略反攻,延安的广大干部都积极要求到前线去。为使一部分已经成家的干部上前线打仗能少些后顾之忧,*中央决定把这些干部的幼小子女和之前从敌后方转送到延安的革命烈士遗孤都托管起来。因此,决定筹建延安第二保育院。

当时朱德总司令和康克清同志对建院工作做了很多重要指示,并亲自为第二保育院选址,定在了延安城北的小砭沟,因为这个地方特别开阔,阳光充足,便于孩子们活动,生长发育,到年6月1日,延安第二保育院诞生了。

保育员用生命保卫革命后代

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年11月,延安第二保育院奉命转移,炮火连天的年月,要带领个年幼的孩子长途行*,除却翻山越岭的艰辛,还要防备敌人的围追堵截和敌机的狂轰滥炸,可谓困难重重。交通工具也只有毛驴、马和骡子。孩子们年龄小,体质有强有弱,有的出发时就生着病。

在转移途中,孩子们被背过,马驮过,牛车马车拉过,多次遭到敌机的扫射轰炸,这样的转移,真是“一步一个困难,一步一个危险”。但是,保育员们坚决响应*组织提出的“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前行,一切为了孩子”的号召,不怕困难,不怕劳累,不怕艰险,不怕牺牲,从内心发出了“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口号,用生命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看着六一幼儿院校史馆里的照片,迟芳老师给我们讲起了转移途中的一些感人故事。“在行*途中,他们到了襄垣县的时候,小正南就生病了,就派了肖桂英阿姨带着他去看病,看完病往回走的路上,碰到了敌机轰炸,肖桂英阿姨就保护着正南,她把衣服解开,把正南放在身子底下,宁肯炸着自己,也不能炸着孩子。等敌机走了以后,肖桂英阿姨身上都是麻木的,她的双腿被大土块压肿了,左腿负了伤,疼得站不起来,但是当她看到小正南还活蹦乱跳的,她感到了无限的欣慰。”

在院史馆中,有一个被称之为六一幼儿院院史馆“镇馆之宝”的木箱子,迟芳老师告诉记者,“里面装的是孩子们的花名册,上面记载着孩子们和父母的资料,保育员程宜萍以*的委托为重,强忍着不知两个女儿死活的痛苦,随大部队行进保护着幼儿名册等文件,在行*转移过程中,这些创造了奇迹而又极为平凡的革命者,是他们多少次在紧急关头,无所畏惧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着革命的‘火种’。”

“火种”保护下来了,希望也就保护下来了。年,凭借“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坚定信念,全院上下在枪林弹雨中,保护了所有孩子的安全,历时两年零十个月,经过四次长途转移,终于抵达北京,并在这里迎接了新中国的到来。

让红色基因形成燎原之势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是*直接创建并领导的一个革命摇篮,无论作为“延安第二保育院”,还是“马背摇篮”,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与贡献,她带着战争的硝烟、带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带着马背摇篮里长大的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宝塔山到玉泉山,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已经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骨干。70多年来,一代代六一人不忘初心,让红色基因形成燎原之势,在海淀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记者吴艳瑛)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马背摇篮的沧桑巨变